演唱《二十四节气养生》、朗诵《壮志少年行》……在清澈明亮的童声中,赤岗东小学中医药文化馆揭幕仪式拉开帷幕。
弘扬中医药文化,播撒传承种子。12月4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东小学联合打造的校内中医药文化馆正式开馆。占地约110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馆,运用艺术图文+实物展示+趣味装置+多媒体互动+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方式多维度展示中医药文化。与此同时,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创作的歌曲《二十四节气养生》正式首发。
同学们以歌舞的形式,演绎原创歌曲《二十四节气养生》。
开在校园里的中医药文化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让小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东小学联合打造了校内中医药文化馆。
广东省中医药局办公室主任刘占峰、广州市海珠区卫健局副局长周瑞坚、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陈旭坚、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何毅文、赤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林汉文、赤岗东小学校长吉淑娟为赤岗东小学中医药文化馆揭牌。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皮玲、相关科室负责人及赤岗东小学全体师生参加活动。
小讲解员向同学介绍如何制作中药香囊。摄影:李卓华
“这是党参、这是黄芪,这是山药,这些药材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补气药材……”揭牌仪式结束后,大家走进位于校园里的中医药文化馆,16名学生化身“小中医”讲解员,向大家介绍馆内中医药文化知识。
同学们在中医药文化馆内阅读科普读物《儿童识草本》。摄影:李卓华
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馆,规划科学、陈列丰富,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设有中药材标本展示区、中医药知识角、中医药力量、中医名家故事、中医诊疗体验区等13个功能区域。同学们在中医药文化馆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起源、日常生活中的中医药知识,还可以练习眼保健操和养生功等中医健身方法,实践中医诊断手法——望闻问切,DIY种植中草药。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刘占峰。
广东省中医药局办公室主任刘占峰表示,赤岗东小学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很好 ,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学习。希望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与赤岗东小学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和内容,边实践边总结,力争为全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深入开展创造和提供经验。
赤岗东小学校长吉淑娟。
“中医药文化馆的落成,将成为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悄然生长,长成增进全民健康福祉的参天大树。”海珠区赤岗东小学校长吉淑娟对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关爱表示感谢。
二十四节气养生也能唱出来
药草馨香,溢满校园。同学们围在一起兴趣盎然地研究起中草药、做中药香囊、学习中医养生小知识,“沉浸式”地体验中医药文化。
活动现场,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团队创作的歌曲《二十四节气养生》首发。原创歌曲以二十四节气养生要点作为歌词,旋律欢快、朗朗上口,让大家在传唱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激发了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传播,让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中扎根、萌芽。
医校携手“播种”中医药文化
“枸杞,又叫明目子,具有明目的功效,我常让妈妈用它来煲汤。”“我们都很喜欢每周一次的中医药文化课,我们现在会认识很多中草药植物了。”……同学们有很多有关中医药的趣事分享,而这些都得益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与赤岗东小学合作开展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
学生们展示用中草药制作的香囊。摄影:李卓华
三年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通过科普课堂、中草药种植、共建中医药文化馆等,让赤岗东小学师生了解中医药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目前已经打造了一个190平方米的中草药百草园、提炼了一批中医药文化精品课程、编制出版了一部适合小学生的中医药科普读物《儿童识本草》,建成了一个寓教于乐的中医药文化馆,真正实现了让中医药“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陈旭坚。
“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我们有责任承担起这份使命,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下一步我们将总结前期的经验,不断深化、丰富活动内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陈旭坚说。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李卓华
【通讯员】周靖婷
【摄影】李凯欣 魏涵博(除署名外)
【本文责编】刘树强
【频道编辑】李晓霞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