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的陈大伯因食管癌导致气管狭窄,于数年前接受手术置入气管支架后症状改善,但近年来又出现反复咳嗽、痰黏稠难咳出、气促的症状,正是支架导致了肺部感染、气管再狭窄。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胸部肿瘤内科冯起校主任团队克服困难,成功为陈大伯行高难气管镜手术取出了支架。
陈大伯出院时给专家团队送上锦旗致谢。
据了解,陈大伯在2017年1月时因食管癌复发并侵犯纵隔淋巴结及气管,主气管严重狭窄,紧急置入气管覆膜支架(1.8*5cm),后行抢救性放疗,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接着行姑息性放化疗,肿瘤明显缩小,未再增大。但自2018年起反复出现咳嗽、痰粘稠难咳出及气促症状,近年来每2-3个月就需要住院接受抗感染、化痰治疗。
“反复的肺部感染使我爸爸每天痛苦至极,没有吃过一口好饭,没有睡过一天好觉。近几年一直想找专家将支架取出,但辗转各大医院,都说这支架放置时间太长,取出来难度极高,风险极大!”陈大伯的女儿回忆道。
陈大伯辗转来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呼吸科/胸部肿瘤内科冯起校主任判断,患者是因气管支架放置时间过长,导致了反复肺部感染。由于覆膜气管支架置入时间超过4年,支架两端肉芽组织增生包裹,堵塞主气道,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窒息。情况危急,需要尽快手术取出支架。
然而,放支架容易,取支架难。冯起校主任带领团队制定了详细全面的手术方案,为陈大伯行气管镜下气管支架取出术。术中,首先通过钬激光打断部分支架,再使用活检钳小心夹出断裂的金属丝,用异物钳成功夹出剩余覆膜支架后,耗时近2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经过短暂的局部修复性治疗,目前陈大伯已经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前他专门给医护团队送上了锦旗,称赞道“冯主任胆大心细,技术高超,快速安全地取出支架,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是我的大恩人!”
冯起校主任指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气管支架不同于血管支架,易放不易取,放置气管支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良性狭窄,非必要一般不选择支架解除气道狭窄。气道支架尽可能是临时放置、可回收的,不能长期留置气道支架,否则容易发生支架金属疲劳,支架断裂、肉芽肿增生、局部胀痛、软骨破坏、局部化脓、受压坏死等并发症。在使用气管支架达到治疗目的后,需及时取出支架。